查看原文
其他

聂勇 刘新庆:从“两个结合”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聂勇 刘新庆 新湘评论
2024-11-22



从“两个结合”看《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聂 勇  刘新庆

“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经验总结,也是取得百年辉煌成就的密钥,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党的历史上,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自觉探索“两个结合”的理论和实践,而刘少奇同志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以下简称《修养》)就是其中一份重要文献。


《修养》直面党内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从《修养》的产生背景来看,与当时党内存在的主观主义问题以及党员思想教育问题等现实直接相关。我们党早期产生的“左”倾与右倾路线错误,表明加强党员以及领导干部的修养是非常迫切的问题。1938年3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大量发展党员的决议》后,党的队伍迅速扩大,党员成分更加多样,且思想复杂。对此,刘少奇指出:“教育和改造已经加入党的多少带有非无产阶级的思想意识的党员,是我们党内一项重要的经常的任务。”正是基于解决“思想入党”这个实际问题,《修养》应运而生。



《修养》构思精妙,探索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

刘少奇早年系统学习过“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为他娴熟运用传统文化阐释修养理论奠定了基础。《修养》在阐述共产党员修养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时,用“人皆可以为尧舜”解释达到较高修养境界是可能的;用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名句,表明孔子的思想修养也是一个逐步提高的过程。在《修养》中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引用极多。刘少奇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在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创造性地提出修养理论,让广大共产党员更好地领会了自己的担当和使命,让党性修养成为广大党员甚至人民群众所接受、理解、认同的实践的理论。


《修养》作为创新成果,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结合”本身就是创新,同时又开启了广阔的理论和实践创新空间。《修养》基于中国具体实际,又充分运用传统文化资源,既是理论的,又是实践的,成为一项面向未来的理论创新成果,产生了深远影响。习近平总书记赞誉刘少奇同志“撰写的《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论党内斗争》等著作丰富了党的建设理论,教育了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自诞生以来,《修养》一直备受推崇,表明创新理论只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就能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恒久魅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毛泽东、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为新时代“两个结合”创新理论的提出提供了丰厚精神滋养。“两个结合”的提出,为新征程上我们党掌握宣传思想文化上的主动提供科学理论指导,有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呈现出更多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作者均系湖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长沙市基地特约研究员)

(选自《新湘评论》2024年第4期)







掌上阅读党刊

《新湘评论》

2024年第4期

点击封面

进入电子刊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新湘评论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